此次寫「台北散步手記」有些不錯的景點,因為不在主要的九條路線上,或因持續營業的不確定而成了遺珠之憾。

也有已不存在,但在我的私人地圖上佔著很重要位置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前光華橋下的光華商場。

老光華商場位於拱橋的下方,從進口樓梯一進入地下層,是舊書攤、小書店、唱片行……等聚集的特殊商場。那是我少年時代起,就經常流連的地方。一套套的漫畫、畫冊、設計圖書,還有CD、影片。 幾乎把買畫具剩餘的大部分零用錢都貢獻在哪裡了。最後還與一些攤家的老闆成為熟識。

直到橋下的商場拆遷前,我還經常去報到。那時得知會在附近重新改建,所以也沒有特別傷感。而今市民大道上的光華數位新天地,是氣派的商業大樓,全新五、六層樓,3C電子商品,應有盡有,只是書店變少了,二手書店也只有一、兩家。各種劇集、影帶也很豐富,但唱片行消失了。現在偶爾還會去那裡逛逛,但是流連的時間縮短了,因為性質大不相同,讓我少了以前那種去挖寶的亢奮心態。因為這樣,才會想念以前橋下的光華商場。

有時想想,舊光華商場的建築是有點老舊了,步下樓梯旁邊就是陰暗潮溼的公廁,經過時我總是快步走過。每家店的書雖然排列整齊,裡面可容人通過的空間卻都是窄窄的。而幾乎每家店的架上或牆壁上,都裝著一台電視機,那是整天看店老闆的主要消遣。從走道走過去,每家放送的頻道雖不相同,也不會彼此干擾。

早期漫畫書沒有收縮膠膜,出版商想出的辦法是讓中間幾十頁黏在一起,沒有裁開,這樣只看不買的客人就無法把整本看完了。記得有家以賣漫畫為主的商店,有個中氣十足的女老闆,每隔個幾分鐘就以令人畏懼的嚴厲口吻提醒著:「漫畫書不要看完喔!」。

那是我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地點,有些成為熟識的老闆,每次去總會推薦又到了什麼新貨。家裡現在保留許多東西,都是從那裡挖寶來的戰利品,還有一張張過期的唱片行VIP卡。回憶有好也有壞,那地方已經無從尋覓,所以好的方面會被特別放大吧。也許,這種心態就像現在面對滿街漂亮寬敞的便利商店,有時卻會懷念著童年的柑仔店吧。
 
無論如何,老光華商場是不會再回來了。雖然台北市也有類似這樣地點,但是屬於我的最重要的一個點,那是已成為過去的光華商場。 那也是一段永埋心中的美好回憶,或許只有喜歡淘寶的人才會了解那種失落感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育希的畫工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